端午期间,被誉为“北京人后花园”的阿那亚,再次引发用户吐槽。
在社交媒体上,部分网友愤怒表示“不会再来了!这是最后一次”。
• 预订了民宿,自驾车却开不进去,只能在外边支付停车费
• 由于未被告知车辆限制,导致行李搬运不便,且托运等待时间过长
• 用餐麻烦,外卖无法送达,社区内餐厅送餐慢,且需长时间排队
另一部分网友,则被阿那亚的住宿价格“劝退”。
那就不住里面了、四处转转得了。结果网友又发现:
门票无法单独购买,只能买价格更高的联票。
实际上,住宿贵、体验感不佳等争议,在阿那亚已经不是新鲜事。
去年端午节期间,游客激增和现场管理的混乱,就曾将阿那亚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。
这些事态的发展,可能已经远超阿那亚设计者的预想。
毕竟,阿那亚的最初定位,并不是某个大众景区。
本质上,阿那亚首先是一个文旅地产项目,后来才慢慢发展成网红打卡地。
它的属性原本就是二元化的:
- 旅游美景与私人文化社区的结合体。
这种双重角色塑造了其独特的艺术、文化和商业生态。
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,业主与游客之间的利益冲突。
现在阿那亚面临的种种争议,可能都是“大众景区化”的副作用。
更关键的一点,或许也和北京周边缺乏高品质旅游目的地有关。
所以鹤立鸡群的阿那亚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周边游客:
- 以五一为例,仅北戴河新区就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,其中阿那亚社区、阿卡度假区表现抢眼。
- 据燃财经报道,每年有近40万人来阿那亚打卡,举办戏剧节、音乐节时,一天的流量就可以达到3万人。
另一方面,2024年以来高品质休闲游,也在悄然崛起。
在旅游消费力恢复缓慢的大背景下:
- 人们开始摒弃那些浮夸而不实用的消费,转而更加注重那些能够带来精神放松和愉悦的体验。
“该省省,该花花”已然成为旅游消费的新动向。
于是,”微度假”这种短时间、近距离、高频次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。
环球旅讯发布的《2024年Q2中国旅游消费趋势洞察报告》显示,超高收入群体在本季度的周边游次数主要集中在4到6次。
这从另个角度解释了,为什么阿那亚经常挨骂,但客流不降反增。
而且高消费用户对阿那亚的吐槽,也比较罕见。
但无论怎样,大众游客选择了阿那亚,阿那亚也就需要做出回应。
是保持高端人群“精神乌托邦”的人设,还是迎合大众出行的新趋势,做出一定的调整?
这里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回答。